专业视角,刘忠范院士这样谈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

2022-02-10 15:27:08 9543

刘忠范院士: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产业


刘忠范,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,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,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,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杰出人才,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、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化学会-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奖励。


在今年的北大“云端”毕业典礼上,刘忠范院士以《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》为题演讲时表示:我是从事石墨烯新材料研究的,也在进行着一个大胆的实践。我创建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,正带领数百名“石墨烯人”努力拼搏着,希望能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上有所突破,解决我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的诸多“卡脖子”问题以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。我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产业。


刘忠范院士致力于石墨烯产业研究。在2020年石墨烯相关会议、论坛上,刘忠范院士对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之路表达了很多自己的观点。



石墨烯产业跑得有点快,需长远规划


今年刘忠范院士将多个提案带上两会。在接受采访时刘忠范院士表示去年考察了上百家企业,足迹遍及14个省份。他得出的结论是:虽然中国石墨烯产业规模引领全球,但仍存在盲目发展等问题。在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,产能就接近过剩了。


刘忠范院士还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只关注现在、不重视未来。大家关注的都是现在能卖钱的产品,内衣内裤、口罩、护腰、面膜等。而对于涉及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,我们关注得非常少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关注点跟国外不在一个频道上。他建议产业要有长远规划,同时科技和经济要形成合力,使产学研有效结合。


国内市场:石墨烯产业“三大件”


2020年10月17日,首都科学讲堂线上开讲,刘忠范院士带来题为 《神奇的石墨烯材料:机遇与挑战》的精彩讲座。据刘忠范院士介绍,截至2020年6月底,在工商部门注册的,营业范围包括石墨烯相关业务的企业,全国范围内达到了16800家,全国已经成立29个石墨烯产业园,54家石墨烯研究院,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有8个,联盟有12个,分布在21个省市。可以说在中国还处在“石墨烯热”之中。


国内市场上,中国石墨烯产业有“三大件”: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添加剂、防腐涂料、大健康电加热领域,这三个加到一起差不多能够达到90%,这是中国石墨烯的主要发展现状。


推动“研发代工”新模式 解决科技经济“两张皮”


2020年10月20日,刘忠范院士做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“共识大讲堂”,作“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”主题讲座。他以石墨烯产业举例道,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基础研究和产业大军,已成为“统计数字上”的石墨烯强国,但产业内部科技经济“两张皮”现象非常严重,缺少原创性突破和“卡脖子”型核心竞争力。可“卡脖子”型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续资源投入,进行扎实的基础研究。


刘忠范院士提出,应当以政府为主导,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、吸纳企业和社会资本,建设以“政产学研”协同机制的“新型研发机构”,并在其中推动“研发代工”模式,积极为企业成立研发代工中心,开展“一对一”的定制化研发服务,解决企业的研发需求,同时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“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同乘一条船”。

文章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在线客服
业务咨询